2009年12月28日星期一

金记海鲜粉







本市已有10几年的金记海鲜粉,是本地许多饕客吃海鲜粉的首选,食客除了偏爱它海鲜粉的料多实在及新鲜外,更爱它清甜不油腻的汤头,于是乎,由于店家的用心,一碗海鲜粉也可以名传千里,捧场客由吉隆坡至新加坡都慕名而来。

金记的海鲜粉用料十分丰富,配有新鲜的虾只、自制的鱼滑还有爽脆的苏冬,全是新鲜食材,摒弃了许多海鲜粉爱用的冷藏海鲜配料,一碗吃下去十分具有满足与饱足感,难得的是店家落足心机熬足8小时的汤头,清甜解腻。

店家严丽金认为,所谓海鲜粉,讲求的也是一个鲜字,包括新鲜及鲜美,第一鲜关键当然在于海鲜食材的选用,采用新鲜的虾只及苏冬,连鱼滑也要自制,顾客点选海鲜粉时,才下料泡制。这造就了鲜虾的弹牙结实、鱼滑的滑溜顺口及苏冬的口感。

另一鲜就是汤头,店家以江鱼仔加黄豆熬煮8小时,要求清甜也剔除油份。

除了海鲜粉,该店的鱼滑猪肉粉以及夹底粉(猪肉粉),也十分受欢迎。猪肉粉的配料一样多萝萝,有猪肉碎、粉肠、猪腰及猪肝等。老板娘拿捏各类猪内脏的熟度有一手,因而吃下去都口感粉嫩细致。

此外,老板娘煮制的猪脚醋,也是许多老饕追捧的美食,熟客们形容老板娘的猪脚醋十分够味,肉绵却有嚼劲。

老板娘的用心,还不止于此,该店的辣椒酱也是一绝。采用新鲜辣椒调制的特浓辣椒酱,辣味十足,用来配粉及沾海鲜和猪肉,十分过瘾。爱吃辣的食客总会多讨一碟。

百年光华



1910年创刊的本报,明年将迈入100周年,为世界华文报业史上发行最久的华文日报。

在我心中,我一直视这份由孙中山创设的中文日报,为宝贵的文化资产,说实在,一份报纸能在一片土地上生存与见证这国土的百年历史,并在报业中100年屹立不倒,光华日报在这封号上受之无愧。

事实上,光华日报在这100年来,除了克尽传媒本份,也在教育、文化、运动及慈善事业上,作出了无数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

当然一份报纸要长期生存,尤在竞争日益强大弱肉强食的世界,它不能一直顶著旧有的光环,它也必须革新、求变,紧贴甚至带动时事及视野的脉搏,才能引领读者群迈向更高的阅读水准。

光华日报在未来必须拥有本身的大方向与新方向,以迎接百年后另一个新开端,这是肯定的。

当然,本报百年的"金漆招牌"也不是盖的,一定也有许多过人之处及优势,是必须恒久保存下来。

就如说光华日报独立与不受左右的报导立场,不受政治的驾驭,也不为权贵所压,希望这是不会变相。

当然我是很有信心光华会续在教育与慈善事业上发光发热,这是本报另一个稳扎的根基。

我想说的是:光华日报在这百年来,或不是本邦最畅销的日报,但却已是人人熟悉的媒体,它"正面"的精神面貌,不哗众取宠、不制造新闻及不随波逐流,却也是它最"吃亏"的地方。

但,我却私心的希望光华日报莫因报份与读者,而受到"污染",不要政治化、商业化,更不要自我矮化及被同化,继续"清流"作业。以优良的办报精神为基,在逆流中订定新步伐,更希望更多的读者与我们同在,让这份唯一的华文百年老报,延续它另一场百年革命。

踩横幅、烧肖像


姐这厢遭人踩,冠英哥另一边也遭火烧,这对政坛冤家近来可说"都不好受"。

霹州行动党周日举行常年代表大会,"别出心栽"的在会议厅入口的地板上放置了被指为政坛青蛙许月凤、查玛奴丁与奥斯曼的横幅任人踩,看上去就是要一泄3人的离党间接导致霹州民联政府倒台之恨。

3人离党而改为亲国阵议员,无关出自何因,在很多人眼中都是难容之事,行动党的这项动作,也再度钩起许多党员的记忆,所谓亲者痛、仇者快,很多党员都会践踏印有3人肖像的横幅而过。

行动党的这项举动,暂不去究其因,但真正的"收效"就是广收宣传之效,华文版都以封面标榜,尤其是秘书长林冠英不愿踩在其上大步跨过横幅的照片,更成了华文报的封面照片,许多公众也特意追读,成了州内人士的话题。宣传效果是达到了,可是是否人人认同,则见人见智。

或许对于不齿3人所为的人士而言,这实在是大快人心。但身为一个有代表性政党,这样的动作是否有失党的泱泱大度,是否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或管道去表达。

林冠英没有踩在其上而过,我实在觉得身为党秘书长是应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管原因在那。林首长没有踏在其上,不管是如他所说:"肮脏的东西不要踩"还是背地里不认同这项做法,最起码他没有踩在其上。

林冠英没有落下一这一脚,但想不到事隔一天,他却遭人火烧肖像,再度成了封面人物。

在这方面,笔者无意要维护或评论那一方,无论是在许月凤或林冠英事件上,笔者只觉得表达不满的方式有很多,诉之于践踏横幅或火烧肖像,都非好的示范也非文明的做法,最重要的是对事情并没有帮助。

2009年10月18日星期日

恆溫





肌肤既有他们对温度的记忆与习惯,或者在与人相处时,
我们也有著我们需要的恒温吧

许有人知道,但也不重要,我其实有洗热水澡的习惯。

但要套在我身上,或许这也不应叫作习惯了。因我其实是需要,每一天我都是用热水冲凉。

无论雨天、阴天、晴天或大热天,热水浴是不改的;也不管是上班或出门前的梳冼,或是放工回家的洗澡,热水器是一定会启用。

总的来说,这10多年来,也是家里有热水器那天开始,我便不曾有过不冲热水澡的次数。

当然,在那么长的一段日子,我不是没碰过没有热水的时候。像去学生营在学校住宿的时候,就不可能会有热水,连冲凉也是在厕所用水喉解决。

当肌肤已习惯热水后,其实有个坏处,就是不怎么冷的水,当一下子往身上淋时,你都会觉得很冰,所以几回在学校宿营时,我都要推自己在最热的时候赶快洗澡,就仰赖大热天时水喉头的水还是会有点热度,否则,到了晚上冲凉的那个我,是会不停在厕所打哆嗦的。

试过有次晚上在一个朋友家留宿,她家没有热水器,她特地为了我烧开了一壶的热水,然后置在大盘中供我淋浴。这就像小时候,妈妈会把烧开的热水放在大盘中,然后人就可以坐进大盘里,享受热水浸泡身体的舒服,我猜我大概是那时候爱上热水的...

你不觉得让热水浸泡在身体的感觉,是很舒服吗,让热水缓缓的烫和你的皮肤,让你迷迷蒙蒙的很想休息,然后就能放下自己,享受在一片暖和的泡澡里。

在小时候,也只有生病的时候,妈妈会煲热水让我舒服一下;也或许这样,大了,我才无穷无尽的满足自己。

其实,我也不是自小就不耐寒,试过有好长一段日子,也就是青春期时,我汗流得特多,所以一大早上学的我,就迫自己冲凉,去除汗味。要知道,浴缸的水在经过一夜的浸泡,在早上是特冷的,尤在清晨5时许的时间,我往往冷得骨头打颤,还要硬著头皮盛水往身上淋浇。那种冷、那种涷....咬牙。

一直以来,我原来也未发现我用的热水是超热的....直到有一回,与好友共住一酒店,我先进去冼澡后,才轮至友人去洗,结果,她一踏出浴室,就说我所调较的热水温度足以把他"烫熟"。这话虽有点夸张,但足以让我知道,我冲凉所使用的热水已不是一般人惯有的。

我是要说什么呢?我想,肌肤既有他们对温度的记忆、习惯與要求,或者,我们与人相处也亦然,有著我们所需的恒温吧。

2009年10月2日星期五

2009-10-03



2009-10-03
我的心情低低的。
实不愿彰显于外在,也不愿内心消沉起来。
我更不愿在字里行间披露,让人探知其中。
所以,我不愿提笔。


来秋去....每年心情最不好的季度都落在中秋。

好友,你知道属于我们这3年的3个中秋,年复一年。你已飞跨3个国度,过著不一样的生活。

我看著。现在你只是在盘空,还可以飞越更大的天空。你可以做到被人仰望的成绩,你相信我我相信的。

日子在过,那天脑里闪出了一句:"我心里头其实住著一个垂头丧气的自己。"

我知道自己最后的抵线,最不愿意外在看来自怨自艾,我做到了。但你常说我总不免自怜自伤。

我最恨自己的意志薄弱,3年可做的事情有多少?3年可以走到多远。

我想不应是在原地踏步或每况愈下。

因为没有将振作付诸于行,因为没有改善自己,因为毫无进步....

3年过去,我已不敢再向自己或谁承诺什么。

我立下的海口....3年,不见努力。

2007-2009,你已交出一页漂亮的成绩册。我却在欲震乏力,继续浮游。

我没有努力过,将来,我也没有把握自己会努力。

我。现在也不知道要如何处置自己。

2009年6月24日星期三

內心的聲音





每隔一段时期,我就有脱离人潮的心里呼喊。

想跳离工作,想逃避人事,想抛却一些琐务。

只想,一个人静静下来,躲在我的小屋里。

我想:自己是累了,才会有这种渴望。

曾经想过,要"闭关"3个月,除了工作不外出,让自己的头脑、心绪都平静下来,然后慢慢"调理"。

我觉得我迫切需要有这样一段的"空窗期",让自己整个人澄静下来,然后再重新出发。

相信这于我是好的....

但是,却没有做到。

我的人、我的心都静不下来、不能静、无法静、现实也未能让我静。

只是,我觉得这已来到了一个属于"生命的需要"的时段 ,我必须这样做,我必须给自己有一段这样" 独处" ,静得可以听到自心内心深处声音的日子,探视自己对人生的需求、调整生活的步伐,否则我的一生就会以自我逃避流逝。

当芳华已逐渐消静,我仿佛还听到内心已逐渐微弱的呐喊:你啊,你真的要对自己好些!

我觉得我真的要迫自己进入"静修" ,静下来面对自己、审视人生。我真要有这样一段日子

2009年3月17日星期二

蒸功夫



近迷上了一个小档的"蒸菜"。

所谓的"蒸菜",就是食物都是以蒸煮为主方式作出烹调。

一幢幢的大蒸笼内,里边盛载著各类调味简单但十分入味"蒸制美食",都是很平凡的小菜,如蒸肉饼、马铃薯鸡、卤花生鸡脚、芋头扣肉等;还有各类的炖汤供选择,老黄瓜汤、药材汤、西洋菜汤,也是家里常见的煲汤。

这里还有鱼跟菜供选择,鱼是要才下锅蒸煮;蔬菜是没得拣选,只有一种,当天店家买什么菜回来,食客就只有吃该种菜,做法也只有一款,就是把菜烫了下葱油。

食客可在大蒸笼前拣选所要的蒸菜(所谓的选择是看店家当天准备了那几样的"蒸菜"、时有不同),然后店家会再加热后端上桌面。

我第一次来这里就喜欢了,简单的煮法,讲就的是蒸时掌控火喉的功力;没有太多调味料,以葱油及酱油为主再拌上葱花;已经卤制好再蒸的菜是越煮越入味,我很享受这样的吃法及菜肴。

我第一次去时,与朋友点了油菜、蒸鱼及芋头扣肉,淡淡的菜香伴著热气萦绕桌面,菜与饭下喉都是热热的,很温暖,也感到很饱足。

第2次去只点了油菜及蒸肉饼,更是简单的可以,但不懂为何感到很丰盈。

或者对于我这个向来爱吃"住家饭"的人,这种简单的吃法與特色,它就是有在家吃饭的幸福味道。

2009年3月15日星期日

走過民主











民主之树纪念碑立碑演进表

3月3日:民联议员召开紧急州议会被挡,议长西玛古玛于是决定退到在政府大厦不远处的大雨树下召开紧急州议会,成就了举国轰动的"树下州议会",事后有人尊称此树为"民主之树"。

3月8日:在308一周年的这天,霹州民联选择在这个极具意义的日子,再添历史性一笔,即将召开紧急州议会的大树定名为"民主之树"并立碑为记;同时在不远处裁种了另5棵像征霹州民联执政5大原则的小树,即以廉洁、公正、可信赖、透明及福利州为名。

3月13日:民主纪念碑被人发现敲毁两个角落,碎片散落一地。

3月14日:民主纪念碑遭人以黑漆"抹黑"。

3月15日:民主纪念碑"遭"连根拔起",整座碑被移走。

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

最美好的時光.......











忆起来,这段与你们一起的日子,也真是我这个阶段的人生最美好的一段。

其实,相处起来,历程并没有大喜或什么惊天动地之事。

但,就是那么一点点、一点点,平平淡淡平平凡凡的汇聚起来,成为一种感动、一份真挚的情感。

我们谁也没对谁说出自己的心事,甚至可能也不懂大家的心思。

可是在吃喝玩乐中自形一种默契,一起但不牵绊,关心但不多问,不同却不为难。

这种情谊,恬淡如水,但却细水长流。

我想:这真是一种教人舒服的友情。


(本想放我们的合照,才发现好像没有,只有放3杯牛奶,以示我们水乳交融!)



没想到,这一忙,就已几个月过去,而且这忙似还没完没了。

是的,因为工作关系,霹州的政变,导致身为在当地传媒的我们,在新闻线上疲于奔命。

我想说:这忙,是拥有超过10年采访经验的我,前所未有;那岂止是不可开交的忙,而是一场新闻工作的长期斗争。或者可以这么说,霹州的政宪危机一日未解,媒体与国阵或民联都一样,是在紧绷的作战状态。

我还记得:战争是于除夕开始,那时我正要享受"新年"的到来,在百货公司采购新鞋,结果一通电话打来,霹州国阵有议员跳糟开始,就掀开了霹州变天的序幕。

紧接下来,好戏陆续登场,霹州公正党2名议员闹失踪、行动党的许月凤的"变节"已露出端倪;果然不久后纳吉宣布"变天";而后节情更是高潮迭起。

民联与国阵的"政权之争",包括争夺办公室、大臣搬出官邸、议长颁布禁足令、大树下召开州议会、民主之树的诞生、再闹到司法程序等,我都身在现场。

当中的工作所需已超越我个人感受,我只想到要怎样去采访好新闻?怎样去争夺资料?怎样能以微弱的个人之力,去张罗一个大时代的新闻。

政权与民主在我心中冲击有多大?我不想去说个人感受,我没有个人感言。

我说:我还在忙,忙得未能及时消化这一幕幕的转化,仿佛这一幕未下画,下一幕已开场,下来还有更多预想不到的剧情,已预备登场。

我只想告诉大家:戏还在上映,大家继续拭目以待,等著瞧!

我只衷心希望:这不是一场"闹剧"!


(P/S:此文也为循众要求一并交待为何我的"波萝"那么久没更新)